周均时,男,字君适,原名周烈忠,1892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烈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党员,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1906年,周均时随父去上海市,随后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英语科。1909年,周均时就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3年,周均时通过四川省成都稽勋局留学考试,于1914年初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主修数学、力学、弹道学。1920年,周均时回到中国上海。1922年,四川军政界又派周均时赴德国考察实业。1924年,周均时再次由德国返回上海,专心一意从事教育工作。从1927年起,周均时先后担任中央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教授,数理系主任,重庆大学数理系主任、工学院院长,中国公学校董、校长,同济大学校长,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等职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均时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妥协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极力反对内战。周均时于1948年加入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参与策动国民党地方部队起义工作。1949年8月,周均时被捕。11月27日夜,周均时被押出牢房,枪杀在渣滓洞松林坡。重庆解放后,遗体经党和人民政府收殓,遵家属意见,葬于重庆市南岸凉风垭。
周均时在暨南大学,广西大学和重庆大学任物理学教授期间曾指导学生姚启钧将《高等物理学》译成中文,师生前后历时5年,修改数次,方告译完;该书中文译本经教育部大学丛书委员会审查,批准列为高等院校物理学教材。
人物生平
1892年11月,周均时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周均时12岁时随父经商到重庆,入正蒙公塾读书,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同盟会会员杨庶堪,周均时在该校任教,均时深受杨先生的教导,爱国心切,读书认真刻苦。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中日甲午战争、庚子八国联军入侵、戊戌变法等国家大事,他都义愤填膺。
1906年,周均时随父去上海市,随后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英语科。1909年,周均时就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其前身为南洋公学,即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船政科。1911年8月,船政科改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周均时于1913年春毕业于该校,并任职上海招商局。1913年,周均时通过四川省成都稽勋局留学考试,于1914年初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主修数学、力学、弹道学。空闲时,他深入察访德国国情和日尔曼民族的传统习性,留心探访德国兵工科技和组织管理。周均时于1919年离德赴波兰学习,此后经苏联回国。
1920年,周均时回国至上海市。当年冬,周均时返回重庆市成婚,婚后有一男三女。周均时满怀实业救国思想,一心想在四川地区兴办厂矿或军工生产。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四川军政首领熊克武、杨庶堪支持。1922年,四川省军政界又派周均时赴德国考察实业。1924年,周均时再次由德返回上海,专心一意从事教育行业。从1927年起,周均时先后担任中央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教授,数理系主任,重庆大学数理系主任、工学院院长,中国公学校董、校长,同济大学校长,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等职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均时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妥协投降。1944年,周均时和税西恒合力支持重庆大学的进步学生,在江北盘溪建房,办起了蜀都中学。这所学校成了中共地下党的一个据点、爱国民主运动的一座堡垒,一批青年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1946年,周均时得到重庆市文教界人士的支持,参加重庆市参议会参议员的竞选成功,作了不到一年的市参议员。他借这个身份,为市民作了些有益的事。第一次参议会上,他约同有正义感的参议员一道要求市政府采取稳定物价的有效措施,废除不合理的政策法令;同年二月,周均时又以亲身所见重庆军警宪特横行无忌、残害人民的罪行为事实依据,在会上建议及时组织一个“人身自由保障委员会”,得到胡子昂及一些正派参议员的同情支持。
1946年,朱家骅再任教育部部长,派吴茂荪到上海市设立青年辅导站,收容大批社会青年。为了便于安顿这些青年入学,决定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委派周均时担任校长。周均时到上海后,恢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经常参加旅泸四川省进步人士的社会政治活动。他与民革从香港特别行政区派到上海的郭春涛等建立了联系后,参加了民革,开始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解放而斗争。1949年夏天,他在重庆和由上海回四川的王白与参加了建立民革川东分会地下组织及策反工作。
1948年秋冬,川康滇黔四省民联、民革总负责人杨杰把重庆民主党派的少数领导人组织起来,搞了一个“转转会”(轮流请吃饭),讨论时局,交换意见,协调行动。参加人有杨杰、鲜英、潘大逵、黄云鹏、鄢公复、徐崇林、黄朋豪、周均时、黎又霖、甘祠森等十人。1948年4月,重庆市发生中共地下党办的《挺进报》被敌特侦破事件,8月,华蓥山起义受挫,中共川东、重庆地下党的组织受到重大破坏,重庆敌特活动更形猖獗。但周均时利用他在科技文化教育界的地位,不畏强暴,采取各种形式,积极进行活动。
1949年夏,环境更加险恶,中国国民党在加紧镇压重庆学生运动的同时,进一步把特务魔爪伸向军政界。这时,周均时的朋友与家属曾劝他躲避一下,也有劝他到美国去的,他都坚抉回答说:“我的事业在这里,我不能走。”杨杰从昆明市写封信托人带给黎又霖,不慎消息走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完全掌握了黎又霖的情况。特务头子徐远举请示张群批准,于8月19至21日逮捕了黎又霖、周均时、王白与三人,21日在成都又逮捕了周从化。11月27日夜,周均时被押出牢房,枪杀在松林坡。重庆解放后,遗体经党和人民政府收殓,遵家属意见,葬于重庆市南岸凉风垭。
个人著作
周均时在暨南大学,广西大学和重庆大学任物理学教授期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威斯特伐尔(W。H。Westphal)著《高等物理学》一书一直被其采作教本。该书德语原本1928年初版,1930年第二版,1933年第三版。周均时曾指导学生姚启钧将其译成中文。当初按德文第二版翻译,直至译完。德文第三版问世且增补甚多,遂又全部改译。师生前后历时5年,修改数次,方告译完。中文译本,经教育部大学丛书委员会审查,批准列为高等院校物理学教材,并于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9年长沙商务印书馆第二版。周均时在“译者序”中云:“虽不敢云信达,然下笔颇知谨慎,力求不失原意。”中译本被宁、沪、渝和桂、滇、黔等地各大学采作教本。
《高等物理学》上、中、下三册,共9编37章。除第一编"通论"外,依次为:刚体力学、重力;柔体力学(弹性固体及流体的力学);振动与波、声学(声学中还包括大学物理中已不涉及的音阶、调音、钢琴与风琴、语言及元音即之声母等基础知识);热力学(包括气象与大气物理知识);电磁学;光学及广义辐射学(包括光谱学、温度辐射与冷光现象等);量子论与物质论(包括量子论、量子力学、恩里科·费米﹣萨特延德拉·玻色统计、金属电子论和原子核等);相对论(狭义与广义两部分)。
人物纪念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黄捔垭修建了周均时烈士墓。同年12月31日,中国物理学会上海分会、重庆市分会和重庆各学校团体分别在沪、渝两地为周均时烈士举行追悼会。四川省巴蜀学校(即周均时生前曾任董事长的蜀都中学)全体员工在悼词中写道:“先生的热血,冲刷了旧时代污秽的残渣,加速了法西斯主义魔鬼的灭亡,带来重庆人民久已渴望的光明,促成了西南同胞共同争取的解放。在你伟大灵魂号召之下,无数的人民将踏着你的血迹前进,斩除荆棘,创造出新中国的自由之花。”
个人生活
周均时的父亲周汇三,曾是聚兴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曾紧急资助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四川国民党革命活动。
纪念场馆
周均时公馆
周均时公馆建于1938年,位于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山洞社区洪洞湾1号。该建筑为砖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构架,平房,建筑面积248平方米。抗战期间,周均时曾寓居于此。周均时公馆包含于2009年公布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山洞抗战遗址群内。
参考资料
周均时 烈士.中华英烈网.2025-09-09
历任校长(十二):周均时.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 .2024-09-13
【名人故居】周均时公馆.【名人故居】周均时公馆.2025-09-08
周均时公馆.重庆统一战线.2025-09-08